西部決策網——西部大開發訊(艾米杰)3月27日上午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辦"加強文化建設 彰顯文化自信"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言人、常務副部長鐘順虎先生出席,介紹近年來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 據介紹,陜西省組織召開《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研討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探尋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青春足跡”系列報道座談會,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通過中心組學習進行引領,制訂出臺了中心組學習規則《實施辦法》和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辦法》,組織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等各類理論研討會、培訓班,開設理論專欄專版,強化理論宣傳。專家學者宣講團“菜單式”宣講、延安大學學生宣講等引起強烈反響,得到了中宣部肯定。組織舉辦了五場“追趕超越論壇•‘五新’戰略任務系列理論研討會”,變“五根指頭”為“一個拳頭”,聚組織合力,為追趕超越凝聚磅礴力量。 據了解,陜西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強基固本的戰略工程,先后組織開展了抗戰勝利70周年、慶祝建黨95周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慶祝建軍90周年等系列紀念活動。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進社區“六進”工作,先后印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方案》《分工方案》。以社區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制定陜西省深化社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實施方案》《工作指引》,從全省2600多個城鎮社區中,省市兩級篩選158個不同類型試點社區,邊試點邊示范,邊試驗邊推廣,一級帶一級、壓茬接續推動,構建精神高地,匯聚向上向善之力。目前,陜西省有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處,省級基地69處,市級基地144處,縣級基地145處,教育活動開展經常,作用發揮良好。 陜西省注重文明城市創建的龍頭帶動作用,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注重“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與文明村鎮創建的有機融合,把文明家園“十個一”作為文明村鎮創建的重要內容和具體抓手,涌現出寶雞紅白理事會,安康“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和旬陽縣“說論亮”道德評議會等先進經驗。 陜西積極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在新的起點上縱深拓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取得進展,文化建設“四梁八柱”架構逐步形成,變“一指禪”為“組合拳”。全省文化產業持續保持較高增速,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市場主體不斷增加,新登記文化及相關產業市場主體和新增規上文化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去年,省級出臺了《陜西省“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快陜西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之后,各市也相繼出臺支持文化產業發展36份文件政策,全省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環境不斷優化。 陜西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歷史根脈源遠流長,思想文化璀璨奪目,自然風光秀美壯麗,絲綢之路綿延萬里。近年來,陜西省相繼制定出臺了《中共陜西省委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實施意見》《全省性文藝評獎改革方案》《關于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不斷加大對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扶持力度。電視劇《別讓我看見》《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空巢姥爺》《歷史永遠銘記》《長征大會師》《大秦帝國》系列等作品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電視劇《白鹿原》《好先生》《那年花開月正圓》等作品在一線衛視黃金檔熱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賈平凹、紅柯、高建群、厚夫、陳彥等作家的作品先后榮獲第13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優秀圖書獎等十多個全國重要獎項。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大力實施陜西新形象整體建構與傳播行動,積極推動文化走出去,成功舉辦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陜西文化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攀升。文化陜西將綻放更加璀璨的時代光芒,為陜西的“追趕超越”,做出更多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