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表示“中方愿在陜西省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陜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一帶一路”的核心區,關中是祖國農業的發祥地,楊凌是我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是干旱半干旱農業的示范區。上合組織成員國大部分都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楊凌有與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合作的基礎和要求。在楊凌建設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一可以發揮楊凌干旱半干旱農業科技的優勢,二為楊凌干旱半干旱農業科技找到了用武之地,三讓楊凌農業科技走上了國際化道路。上合組織國家的農業技術人員在楊凌交流培訓,可加強地區國家在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方面的交流合作,促進上合組織國家農業高質量發展。
![]() ![]()
陜西要抓住國家建設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的機遇,把楊凌打造成國際農業科技城。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的培訓教師應當是國際化的,不僅有楊凌的,而且有全國的,還應當有世界的,要真正是世界水平的。這個交流培訓基地應當是常設的,而不是臨時的,是常年的,而不是季節性的,要有國際化的研究機構、國際化的基礎設施和國際化的城市服務。這個交流培訓基地是示范基地,不能只是室內教學培訓,更應當是大田的技術切磋和現場的農業展示。但現在的楊凌既不干旱,也不半干旱,實際是個試驗區,而不是示范區。要成為示范區,需要有干旱縣,如乾縣、永壽,還要有半干旱縣,如武功、扶風,還應當有灌溉縣,如周至、眉縣。各種地貌的縣都有了,才能起到示范作用。因此,陜西應當抓住國家要在楊凌建設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的機遇,爭取將楊凌獨立設市,把楊凌打造成中國唯一、世界唯一的農科型中心城市,建設成國際農業科技城。(作者系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