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記者艾米杰 韓宗憲 通訊員 王益凡)“這么熱的天還來家里幫忙,辛苦大家了,來,先喝口水涼快一下!”6月9日,在鳳翔區糜桿橋鎮西關村9組,75歲的脫貧監測對象劉虎蓮望著在家里幫忙剪穗整理、打捆秸稈的小伙子們,感激地說到。
在劉虎蓮家干活的小伙子們是糜桿橋鎮西關村“助農服務隊”的隊員們,這是一支由14名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組成的“支夏”隊伍,他們專門在三夏農忙時,幫助村上監測戶等缺少勞動力的家庭義務開展夏收。
![]()
劉虎蓮是村上的脫貧不穩定戶,兒子在外務工,小麥收割回家的第二天就回單位上班,家里2畝多小麥晾曬和用來“掐辮子”的麥秸稈晾曬打捆成了問題。正在入戶走訪的駐村工作隊同村干部一起幫老人干起了農活。
![]()
“多虧了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來幫忙。”養殖戶蒲家芝對助農服務隊的志愿服務豎起了大拇指,她說,眼看天要下雨,晾曬的3000多斤小麥還沒收回來,兒子和丈夫都不在家,沒有他們,自己一個人根本收不完。
哪里有需要,他們就會在哪里,“及時雨”般的幫助讓村民們很暖心。據了解,這支服務隊不僅為村民提供義務勞動,還專門成立了一支農機服務隊,農機具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里自有的,在三夏期間,這些機器一直加班加點為村民提供便捷的農機服務,這更讓村民贊不絕口。
![]()
“咱自己的收割機價格真是劃算,而且收的也細心,地邊上的麥子都割得干干凈凈。而且最重要的是方便,之前農忙的時候根本聯系不到收割機,現在就不用愁了。”正在開車運糧的西關村十二組村民盧中林說。
連日來,西關村“助農服務隊”14名隊員的身影“忙活”在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幫助群眾搶收小麥“接管”農活,累計投入農機具約14臺(件),幫助農戶收獲小麥200多畝,受到村民的交口稱贊。
|